寻访太山村
8月24日,前往黄渚,跋山涉水,从没有路的沟壑艰难地走进太山村,本想寻找那个曾经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村庄,但看见的,却只是这个村寨被暴雨袭击后的形骸。
“8·12”特大暴洪,致使黄渚镇太山村以肖家庄为中心的大部分民宅支离破碎,近距壑谷位置的房屋被洪水掠顶而过。一个村庄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房屋,一座房屋找不到一片完好的瓦片。村庄里没有炊烟,也没有牛的哞叫,鸡的啼鸣,一个村庄,销声匿迹在群山怀抱里。
退去的洪水,泛着浊浪,像在低低地述说着给村庄带来的疼痛,哽咽着,啜泣着,一时间还回不到昔日的平静。
太山失去了亲人,听不见鸡鸣犬吠,听不见欢快又粗犷的山歌。悲剧在这里重演,人们的心,仿佛被几十双魔掌贪婪地掏空。“5·12”重建的新居在这场山洪中再次倒塌,冲积在河谷中的方砖,没有一片还有棱角。多少人倾家荡产,多少人流离失所……
8月20日清晨,第二炮兵抢险救灾部队开始帮助灾民寻找安置点,几经周折,多处踏勘,在赵河村朱家庄找到一块相对空旷的庄稼地后,紧急调运20顶棉帐篷等救灾物资运抵现场,开始连夜搭建灾民临时安置点,于22日上午11时搭建完成,这是黄渚镇第一个“帐篷村”,200余名受灾群众自此搬入新家。
8月23日下午,救援黄渚灾区的二炮部队向镇人民政府移交灾民安置点帐篷及有关设施。25日,住在帐篷里的家家户户,纷纷开始炒菜做饭,大家终于度过了一个安然的夜晚,睡了一个踏实的觉。
有一种颜色叫“灾蓝”,它如黄渚的晴空,是雨水连绵的黄渚渴望的色彩,是无家可归的灾民欣慰的色彩。走进刚刚落成的“帐篷村”,我们惊喜地看到,部队为受灾群众配备了行军床、被褥、炊具等生活必需品,应急生活用水已经接入了帐篷村,安置点上党旗飘扬,临时党支部在那里办公,医疗服务点为群众询伤问痛,受灾群众在连日来的大雨中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住上了暖屋,喝上了热水,吃上了热饭,免受了疾患。一个小小的帐篷点,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它不仅是军民鱼水情的温暖居所,还坚定了群众心中“党和政府任何时候都与灾民在一起”的无上信仰。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思考 2010-09-06 | |
强化三种意识 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2010-09-06 | |
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旨在哪里 2010-09-06 | |
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我见 2010-09-06 | |
创先争优要紧紧围绕“三项工作转” 2010-09-06 | |
滥用抗生素是印度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 2010-09-06 | |
韩国外长因女儿“特招”争议辞职 2010-09-06 | |
长沙“应救尽救”上榜寒门学子 2010-09-06 | |
深圳市民收到8.4亿元“医疗福利大礼包” 2010-09-06 | |
朱信凯:警惕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后产生的负面影响 2010-09-06 |